少精症亦称精子减少症,或精子稀薄症,是指精子计数(密度)低于2000万/ml者。由精子数减少而致男性不育的发病率较高,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精子密度与生育能力一般呈正相关,以往一般认为精子计数不得少于6000万/ml,但临床发现亦有精子计数低于正常而受孕者。Smith等(1977)报告,精子数低于2000万/ml,仍有19%的人使女方怀孕。因此,判断男性的生育能力,不能单纯以精子数的多少来决定,精子数低于2000万/ml这个标准,只能说明睾丸生精能力明显下降,生育机会明显减少。
中意人物属于精少、精清、精薄等症,属虚劳范畴。多因先天禀赋不足,肾精不充;或房事不节,恣情纵欲,耗伤肾精;或久病不愈,气血两虚,后天之精不足,化源空虚,肾经失于充氧,或饮食不节,过食辛辣厚味,酿湿生热,湿热下注精室,热灼阴液,湿阻精窍,致精少不育。
证型可分为:
1、肾精亏损证
临床表现:婚后多年不育,精子减少,精液量少或量多稀薄,伴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,精神疲惫,记忆减退,舌淡、苔白,脉沉细弱。
2、命门火衰证
临床表现:婚后多年不育,精清冷,精子数目减少,伴腰膝酸软,畏寒肢冷,阳痿早泄,小便清长,夜尿频多,头晕耳鸣。舌质淡胖,脉沉细或沉迟。
3、气血两虚证
临床表现:精子计数少,或精液量少,不育,伴面色萎黄,神倦乏力,爪甲苍白,心悸气短,食少便溏,失眠多梦。蛇胆胖嫩,脉细而弱。
4、湿热下注证
临床表现:精子数目少,精液粘稠而不液化,婚后不育,口苦烟感,胸肋胀满,少腹或会阴部不适。舌红,苔黄腻,脉濡数或滑数。
5、气滞血瘀证
临床表现:精子数目少,精液量少,不育,面色紫暗,皮肤粗糙,少腹不适,茎中刺痛。舌暗红或有瘀斑,脉弦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