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精液在离开人体后即发生凝固,于10-30分钟内液化。如果正常室温下60分钟精液仍不液化或含有不液化的凝块即称为精液不液化症。精液不液化影响精子的运行,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精液不液化而致男性不育症的发生率为2.51%-42.65%。由于精液凝固不化,使精子发生聚集或制动,减缓或抑制了精子的正常运动,使其不能通过宫颈而致不育。
中医学认为精液不液化症大体与淋证、白浊、精浊、精寒、精热有关。当代中医称精液不液化症为“精滞”。敬业的正常野火有赖于阳气的气化作用,所谓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。精液为肾所属、故与肾的气化功能有直接关系。凡肾阳不足,肾阴阳失调,或湿热之邪,或寒凝血瘀阻遏气机,均可致气化失常,而出现精液不液化。
证型可分为:
1、肾阳不足证
临床表现:临床以精冷不育,精液粘稠而不液化为主症,伴见阳痿早泄、畏寒肢冷,夜尿频多,小便清长,腰膝酸软,眩晕耳鸣。舌淡苔白,脉沉迟而无力。
2、阳虚水湿内停证
临床表现:精液粘稠不液化,不育,小便不利,兼见脘腹痞满,口渴不欲饮。舌淡苔白腻或滑,脉沉缓。
3、肾阴亏损证
临床表现:婚后不育,精液粘稠不液化,伴耳鸣,五心烦热,盗汗,口咽干燥,腰膝酸软,失眠健忘,或性欲旺盛。舌质红,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4、湿热下注证
临床表现:婚后多年不育,精液粘稠不液化,精液腥臭黄浊,小便淋漓不畅,尿道灼热,黄赤浑浊,甚则尿血,尿痛,小腹拘急,腰痛。舌苔黄腻,脉濡数或滑数。
5、气血淤阻证
临床表现:精液粘稠不液化,量少不育病程长,面色黧黑或皮肤色素沉着,少腹不适或腹胀,或射精时刺痛。舌质暗红有淤斑,脉弦涩。